婚难时代

目录

《婚难时代》试图从多个角度更加深入地描述婚恋问题与未婚人群的实际情况。在本书中,各位读者将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与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其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

第一章 “结婚”有多难?

何为“寺院联谊”?

​ 日本人往往把“寺院”和“葬礼”“法事”联系在一起,但如今的寺院却成为渴望婚姻的单身男女蜂拥而至的地方。所谓“寺院联谊”,就是由僧侣主持的相亲活动。

​ 寺院联谊人气高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比较信任寺院,二是参与门槛低,报名费只需几千日元。寺院联谊不同于寻常的相亲活动,参加者对待婚姻的态度都要更诚恳些。

​ 寺院联谊的参加者愿意接受采访的人数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但几乎都是女性。

爱子(化名)

​ “很有教养”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她是派遣员工,因公司整体业绩不佳转正被无限期搁置。做这份工作只是为了糊口,与年轻时设想的生活完全不符。成为家庭主妇才是她最想做的事。年近四十不是正式员工,收入微薄,积蓄也不多。她感到婚活市场的男性很介意女性的年龄。她在婚介机构开出的条件是:①年纪相仿;②年薪五百万以上;③爱好相近;④长相合眼缘。她向六十名男会员发出了交往申请,却只跟其中一人走到了面对面相亲的阶段。条件较好的男会员都想找二三十岁的女性,主动向她发出申请的男性都年纪偏大、收入偏低。后来当上了正式员工,因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令她几乎没有余力找对象,而对爱子而言,婚姻是安心与幸福的象征,便离开了那家小型公司,换了份非正式员工的工作。爱子:“找对象和找工作挺像的”。言外之意是,“选不选你由对方决定,事情未必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作者对此颇有共鸣,因为作者也是就业冰河期的亲历者,那种本以为有希望,最终却遭到拒绝的滋味非常难受。

婚活 是“结婚活动”的缩略语,泛指“为了找到结婚对象所做的事”,比如对内积极提升自己,参加化妆、健身或沟通方面的课程,对外积极相亲、约会交友等。

培训班

​ 与女性往往有几个“战友”互相倾诉烦恼分享最新信息不同,男性相亲大多“偷偷摸摸”,瞒着同事和朋友。 一位男士为了自我提升,报了一个为期半年的婚活培训班,男讲师负责传授恋爱诀窍: 找几十名女店员搭话锻炼胆量,其名曰“练习与异性沟通”。‘这样搭讪就是自欺欺人,怎么可能找到女朋友‘。所谓的婚活培训班专门瞄准对婚姻抱有很高期待、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完美伴侣的人,其行径几乎等同于诈骗。

​ 面向女性的婚活培训班则倾向于营销“玄学”元素。

“东漂”十年的志保

终身未婚

终身未婚率指“五十岁前从未结过婚的男女在人口中的占比,二〇一五年日本的终身未婚率是男性23.37%,女性14.06%。

​ 终身未婚率的上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不稳定是导致“婚难”的一大因素。终身未婚率有着很大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大城市所在区域的女性终身未婚率较高,男性则是日本东部较高。

婚活骚扰

婚活骚扰,即上司打探单身下属的情感生活。源于日本政府为遏制少子化趋势,有意建立一套奖励制度,鼓励那些大力支持员工结婚生子的企业,还创立“婚恋导师”制度,鼓励已婚上司帮助单身下属走进婚姻。

##

第二章 爱做梦的老年人

​ 在第二章中,尾原佐和子记者将讲述亲历过泡沫时代的老年人的婚恋现状。他们无须为“就业不稳定”“生育期限”等问题烦恼,以惊人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婚恋,与本章中充满矛盾的年轻一辈形成了鲜明对比。

希望身边有人陪伴

​ 中老年人的结婚对数正呈上升趋势,当问及他们寻觅伴侣的理由,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担心一个人应付不了意外状况”“希望身边有人陪伴”。

​ 五十岁上下的人群,结婚对数正呈上升趋势。其中许多人是子女独立后再婚,但初婚者也不在少数。这股热潮的主角正是泡沫世代。他们中的许多人想要活到老,爱到老,渴望有伴侣相守在侧。有人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日本社会局势的发展愈发难以预料,令人们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情绪。

​ 如今人们的婚姻观已经发生转变。

​ “在许多人眼里,婚姻不再意味着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对方,而是变成了情感上的支持和人生的调味剂。” 。

​ “现在日本的政治局势和世界局势都不稳定,有种前途莫测的感觉。个人考虑再多也没用,不如顺其自然。这种带了些末世色彩的想法,或许也影响了人们的婚姻观。”。

​ “在基本安全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关注如何活下去、保持健康,泡沫世代也会更渴望陪伴带来的心灵疗愈,而不是激情澎湃的恋爱了。年轻一代本就有这种倾向,因此两代人在疫情之下多了几分相似。不过,泡沫世代依旧希望通过恋爱不断成长、改变自己,这种不惧失败的进取精神应该仍和从前一样。”

​ 在采访的老年人中,无论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受访者都对未来和自己抱有坚定的信念,始终努力规划着即将与伴侣共度的人生。高龄老人的生活将不同以往,体力直线下降、疾病多发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便如此,一些老年人仍然选择与自己认定的人共同面对,结伴而行。

第三章 心急如焚的父母

​ 随着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绝大多数人都会进入婚姻的“皆婚社会”走到了尽头。在日本,四分之一的男性和七分之一的女性终身未婚的时代已经来临。对年轻一代来说,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需品。然而,仍有许多父母认定“结婚等于幸福”,父母替子女物色伴侣的“代理相亲”活动因此大受欢迎。

第四章 盼望成为母亲

​ 第四章将围绕“生育”展开。在日本,这个话题总是和“婚姻”联系在一起。井上词子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在成为母亲的漫漫长路上不懈努力的女性,她们有的选择冷冻卵子,有的则主动当起了单身母亲

第五章 令和时代的恋爱与婚姻

​ 随着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平成时代画上句号,日本人迎来了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大量情侣希望趁改元之际开启人生新篇章,因而结婚对数在二〇一九年五月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次年五月,由于疫情扩大,日本政府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又致使结婚对数骤降。人们结识异性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用新技术与新创意寻觅良缘的人是多么顽强。

​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泡沫经济时代,确实有人把女性的结婚适龄期比作“圣诞蛋糕”——正如蛋糕过了十二月二十五日就没了销路,女人二十五岁还未婚就成了“剩女”。不过,厚生劳动省统计数据显示,二〇一九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二十九点六岁,比泡沫经济时代增加了四岁左右。

奈央(二十二岁):“考虑到晚年,我没有信心独自生活。婚姻在我的概念里意味着‘稳定’。我并不是期望结了婚就享清福,而是觉得有个人一起过日子,人生会更快乐一些。我不太在乎对方的收入和学历。我只是担心,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好好规划人生,谁知道以后会怎样。趁早规划方向,以后工作和抚养孩子时都会更有底气。我不打算全职工作,想尽量把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

​ 疫情的发展态势依然瞬息万变:日本以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启动疫苗接种工作;另有变异株蔓延开来,彻底摆脱新冠病毒暂时难以实现,或许还需要等上好几年。疫情若是控制不住,就会像二〇〇八年金融危机那样引发经济环境恶化和就业市场动荡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婚难”。从统计数据来看,二〇一九年的“令和婚热潮”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数年的婚育情况也不容乐观。结婚对数持续走低,少子化问题也愈发严峻